一、术语和定义的增加
新标准中,首先新增了能量、蛋白质、脂肪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和糖的术语和定义,这些基础术语的明确有助于消费者更准确地理解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同时,新标准还明确了能量、碳水化合物的计算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为精确的营养信息。
二、强制标示营养成分的扩展
在强制标示的营养成分方面,新标准从原有的“1+4”模式(即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扩展为“1+6”模式,新增了饱和脂肪(或饱和脂肪酸)和糖作为必须标示的营养成分。这一变化旨在更全面地反映食品的营养价值,帮助消费者更好地控制脂肪和糖的摄入量。
三、强制标示“盐油糖”提示语
新标准还要求在营养成分表下方增加“儿童青少年应避免过量摄入盐油糖”的提示语。这一举 措旨在提高公众对盐油糖摄入过量的危害性的认识,特别是针对儿童青少年这一易受影响的人群,有助于引导他们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四、可选择标示营养成分的完善
除了强制标示的营养成分外,新标准还增加了可选择标示的营养成分,并修订了部分营养素的修约间隔和“0”界限值、营养素参考值(NRV)。这些修订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营养信息选择,同时也有助于企业更准确地标示食品的营养成分。
五、营养声称方式和营养成分作用声称标准用语的修订
新标准对部分营养素的营养声称方式和营养成分作用声称标准用语进行了修订,以确保这些声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这一修订有助于消费者更准确地理解食品的营养价值,避免被误导。
六、份量标示方式的增加
当营养成分表以每份进行标示时,新标准要求在同一版面标明每份食品的质量或体积。这一要求有助于消费者更直观地了解每份食品的营养成分含量,从而更准确地控制摄入量。
七、营养信息的补充说明
新标准允许采用图形、文字等方式对营养信息进行补充说明,这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直观的营养信息展示方式。通过图形、文字等形式的补充说明,消费者可以更容易地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
八、维生素A、维生素D及乳糖允许误差范围的调整
新标准对维生素A、维生素D及乳糖的允许误差范围进行了调整,以确保这些营养成分标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一调整有助于消费者更准确地了解食品中这些营养成分的含量。
九、豁免强制标示营养标签的范围和包装面积的修订
新标准增加了“粮食籽粒”“经简单物理处理、未添加其他配料的单一原料干制品”等的豁免情形,并修订了豁免强制标示营养标签的包装面积限制为“包装物或包装容器的最大表面积小于≤40cm2的食品”。这一修订有助于减轻企业的负担,同时也确保了需要标示营养标签的食品的覆盖面更加广泛。
十、营养标签规范格式的增加
最后,新标准还增加了两种营养标签规范格式,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样化的营养信息展示方式。这些规范格式的推出有助于提升营养标签的规范性和可读性,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