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赚钱,是不是只为了供养自身的躯体?
是年轻一代和老一辈人对待产品不同的看法。
在经历过计划经济、物资匮乏时代的人眼里,购买食品价格相对低就会选择它。
活在当下这个产品爆炸(超市有数万种食品)、广告爆炸(无处不在的植入)的年轻人,这些更具怀疑精神的消费者,比起好吃更在意好玩,能够吸引他们的是关于个性的表达。
1 什么是工业美学
大多数人对工业美学的认知是:将艺术元素、时尚、设计与文化影像融入到产品的包装与营销中。
在食品种类已经足够多样化的现阶段,人们追求的除了产品本身也包括产品以外的附加属性(营销包装)。其实工业美学的范畴很广,多数人的认知是在产品本身上而忽视了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也充满了艺术的气息。这里就可以发掘物品在工厂中被忽视的艺术。
其实外国很早就有工厂的工业美学理论。
为什么提出食品工业美学
说到食品生产厂,大多数消费者们会受媒体报道的负面信息影响,容易以偏概全。一个厂家食品安全出了问题,整个行业或许都会被影响。而且工厂二字看上去也是十分的冰冷。
对工厂生产出来的食品感到冰冷的原因是什么
一个方面是因为工业化生产替代了人的手工劳动力,所以感受不到“手作”的温度。其实当一种生产方式渐渐消失的时候,我们应该以另一种形式(艺术和设计)来弥补它的缺失。
食品工业美学包含产品生产过程和企业文化,有自信的食品厂会愿意展示自己工业化生产过程(由机器完成),”强迫症”看到的美。它的美(温度)可以由人参与实践的企业文化上体现出来。
例如
在屠宰后的肉制品加工车间,会放音乐(中央音响),在烦闷的流水线上突然听到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这么做可以舒缓员工重复单一工作的心情。
再比如:长期在生产线上站立的员工,工厂车间里会把工作台设计成方便倚靠的形状。这样不仅可以让员工在工作岗位上休息一会(节省出去的时间),还可以防止员工倚靠到其他机器上触碰到开关。
这些工业生产过程中人性化设计可以体现在员工的精神面貌上。一家懂得为员工着想的食品生产厂,员工生产积极性一直在线,它的产品能冰冷到哪里去?
2 什么是品牌
品牌是存在于消费者心中满足其心理需求的产品,是指消费者对产品及产品系列的认知程度。当下食品企业应该了解现在人的消费"需求",而不只是单单介绍产品存在的物理属性。
现在的消费水平与个人成功、自我认同、和人生幸福划等号。这是因为中国教育体系中对成功、幸福、梦想等关键话题的失语,这些关键词的定义全被网红、微商、和购物导流网站把控。他们选择品牌的目的其实是“希望用消费实现社会阶层的跃升”。
3 为什么要做品牌
利润=产品利润+品牌利润。
琳琅满目的同类产品,消费者的选择更为灵活且挑剔,品牌是让消费者做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消费者选择这个品牌就代表认同这个品牌的形象,成为个性或消费层次的体现。
通过推广包装和企业对产品目标人群下定义,迎合大众市场或引导小众市场,做出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的产品,获得品牌溢价。
例如
一条烤鳗鱼的出厂,单看产品和品质,消费者可能很难从同类型产品中分辨出来。这时候就需要食品企业工艺美学对品牌进行包装。宣传他们的匠人精神、只做六成三的出成量(100kg鳗鱼烤到63kg)、过亿年元产值、出口日本、专供高级餐厅等标签。有了品牌的推广,一些追求匠人精神,追求高品质、精致生活的人可能会受到他们产品的吸引。并且在同类型产品中愿意花相同的或者更高的价钱购买这个品牌的产品,这就是做品牌的目的。
4 食品工业的未来
科技的发展的确会给我们餐饮体验带来不可预测的未来,比如当你饿了,也许虚拟技术就能够让你实现饱腹。各式食品加工机也许就像可乐售卖机一样随处可见,只要投一个硬币就会有最新鲜的食物从某个神秘窗口送出来。
每一道菜品的制作也许会像时尚产品那样具有自己独特的款式与设计。主题与订制化的餐食也将大行其道。吃,不只是吃,它成为艺术、科技、文化、甚至是伦理的融合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