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砺是人生的财富 励心立行 不忘初心

2020-03-17
330

褚时健夫人、褚橙庄园董事长马静芬

前言:

   顺境不惰,逆境不妥,以心制境,万事可成!
   2020年1月9日上午,有幸在京为褚橙马静芬先生做了专访,使愿望得以实现。采访中马先生一直面带微笑,是那样的开朗与从容,岁月改变了她的容颜,也给了这位老人很多磨难,却撼动不了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和生命的感悟。她和褚时健先生一起创业创新冒险的精神,诠释着真正的企业家精神。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希望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一个有希望的行业不能没有榜样!我们回想我们自己,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总会有楷模,有榜样的引领,楷模他会激发出一种精神力量,使得我们更有方向,更有信心。
    本期杂志带您一起聆听褚橙智慧、处事格局和商业思维。
                                                        ——孙才


磨砺是人生的财富
励心立行 不忘初心

文/余秀蓉

    “磨难只是黎明前的黑暗,磨难可以洗涤你的灵魂,磨炼你的意志,坚定你的决心,也可以丰富你的阅历坚持你的理想,造就你的成功,在弱者眼里磨难是一种受罪,在强者心中磨难是一笔财富”。这是褚时健夫人、褚橙庄园董事长马静芬最新整理的学习笔记,因为常常被邀请分享,她一直保持学习的习惯,每一次的分享也会根据需要分享的主题亲自撰写分享文案,于是我们与这位87岁高龄的褚橙庄园掌舵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由此了解到她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1、丈夫 师徒 合伙人

    “有些描绘艰苦时期的电影,年轻人看了会说‘根本就没那种事’。但是我觉得,那里面还没我苦。”褚时健夫人、褚橙庄园董事长马静芬说。

     马静芬口中的艰苦岁月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场文革。

     时光要重回1955年,那一年的冬天,褚时健与银行家的二小姐马静芬喜结良缘,从此两人的命运紧密相连。

     婚后没几年,褚时健被划成了“右派”,正好怀孕又病倒的马静芬,顶着“右派”家属的帽子被逼离开工作的学校,失去工作的她靠打毛衣养家。

     那个年代,如果男方被划成“右派”,女方就会提出离婚,但马静芬没有。

     她带着三岁孩子在昆明过了一年后,褚时健的一封家书让她“自作主张”带着孩子搭乘邮政车,一路颠颠簸簸前往元江与丈夫汇合,尽管褚时健反对,因为元江的夏天,气温高达40多度大人都酷热难耐,何况马静芬还带着年幼的孩子。

     马静芬的理由很简单“我也没想将来会有什么转变,可能一辈子就在那里过了,反正一家人在一起就应该的幸福的”。

     农场的日子,并非一帆风顺。

     农场让马静芬负责养猪,四十多头猪,每月12块钱工资,就这样马家二小姐成了农场一名饲养员。

     关于生活的艰难,马静芬记忆里有很多:煤油灯下她抱着女儿在床上睡觉,突然一条碗口粗的花蛇垂挂在了蚊帐上屋,她抱起孩子往外跑,但转念一想,跑到哪里去?外面的蛇更厉害怎么办?她将孩子放回床,把蚊帐边缘卷紧,以防蛇钻进来。夜深了,孩子睡着了,马静芬睁着眼直至外出开会的褚时健回家。

     多年以后,褚时健回忆自己被打成“右派”的那段日子算是这个家庭遭遇的第一个重大打击,他曾说:“她那个时候要是离开我,我也说不出什么,我老伴儿没有离开我,他是一个城里长大的小姐,抱着娃娃就过来了,什么叫患难夫妻我是体会到了”。

     有一次南盘江涨水,褚时健跳进江水中打捞木头,不小心被卷进漩涡,就在他实在坚持不住的时候,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来的是妻女的模样,想到这里,他突然有了力量,奋力趴上岸。

     那时候饿肚子是常有的事情,马静芬身体也不太好,褚时健就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妻子的爱意,上山打猎 ,下河抓鱼,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他们全家没有一个人因为缺乏营养而患水肿。

据他们的儿子褚一斌回忆“父亲的爱是一种很强悍、可靠、坚实的爱,这也是母亲为什么总结'下一辈子,我还要嫁他'”。

     许多人可能会想象这段共度苦难的佳话背后,二人定是琴瑟和鸣、举案齐眉的情景,事实并非如此。

     马静芬与褚时健性格喜好截然不同,文工团出来的马静芬爱好唱跳,但是褚时健不喜欢,于是她便不再跳舞唱歌。

     “他会做的我不会做,我喜欢的他讨厌,我们两个生活中的矛盾最突出,性格最合得来的时候是在工作上”马静芬总结说。

     事实上,从1954年认识褚时健后,马静芬就跟着褚时健学习,什么是成本,什么是利润也都是从褚时健口中得知的,“我不会做生意,不会做买卖,但他很有本事,我今天能够管理企业,也是跟着他无形中学来的他是我师父,我的一生是社会磨炼我,褚时建改造我。他不改造,我就是褚马氏嘛,只知道靠着丈夫找温暖,找不到就哭”。

     “我到他的墓上去做两个动作,一个是三鞠躬,敬了香以后一个三鞠躬,他是我老公,退后三步有个蒲团,我就磕三个头,他是我师父,本来夫妻不应该磕头的嘛,我是这样对他的”马静芬说。

     2002年,时年74岁的褚时健与69岁的妻子马静芬承包荒山开始种橙,开始种橙子并非一帆风顺。

     现在的褚橙嘎洒基地,原来是一个农场,农场也种了一些冰糖橙,因管理不善就对外出租了。

     褚时健与马静芬接手这片土地后,除了吃喝拉撒等带来的困难,最大的困难在于都是外行,根本没有种植技术。

     因为不懂农业,褚时健与马静芬刚开始种橙子也被骗过,本来一年的树苗是栽种最适宜的,结果卖树苗的人把两三年都没卖出去的树苗卖给了他们,买回来只长高不结果,只能全部拔除重新栽种。

     虽然冰糖橙在云南如雷贯耳,但是说得上名字的没几个,种植户也都是靠天吃饭,根本不懂得如何提高口感,更别说控制酸甜度,缺乏种植经验是最大的难题,褚橙之初也遭遇了同样的问题。

     农副产品最大的敌人是时间,保鲜期短,因为滞销,一车一车的橙子被拉出去扔掉,有时候甚至连扔的地方都找不到。

     种橙子可以说马静芬人生中真正的第一次创业,为了解决销售问题,她带着只有几个人的销售团队,走南闯北,去全国各地的展销会上去卖橙子,最有名的故事莫过于她在昆明展销会上打出了印有“褚时健种的冰糖橙”的横幅,结果橙子被一抢而空。

     在褚橙成功打开市场之后,已经80岁高龄的马静芬,从未接触过设计的她,却亲自挑梁褚橙庄园的设计和建设,终于在2014年末,褚橙庄园开门迎客。

     作为丈夫的合伙人,马静芬也从幕后走向了台前,她开始被越来越多的论坛上邀请演讲,还与董明珠一起入选全国女性商业领袖50强,大家惊奇地发现,她思维清晰,口齿清楚,言谈风趣,眼光锐利,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

     不仅如此,马静芬的商业嗅觉非常明锐,她对营销、市场的灵敏度一点不亚于商业精英。她能够从每一个来访的客人口中捕捉着利于褚橙庄园发展的信息,并迅速根据市场来调整营销的方向。

     褚柑、褚橙庄园,褚橙庄园褚马学院、褚橙庄园鲜花饼也都不乏这位耄耋老人的手笔。


2、品牌多元化发展

     产品多元化,是品牌化必走之路,褚橙也不例外。

     在褚橙庄园的官方公众号平台上有一段话“在过去的86年里,马老参加过革命,当过老师,当过工人,种过橙子,甚至86岁耄耋当下挂帅出征,引领褚橙庄园团队奋勇向前”,这或许是对马静芬的过往,比较准确的一个总结。

     就在2019年的3月26日,由马静芬提议的褚橙庄园褚马学院正式成立,这个学院聘请了王石和吴晓波担任荣誉院长。

     当天,褚马学院公布了课程体系,即以“褚橙精神”“文化传播”为契机,通过企业家精神、励志、干、算、久、专、学等脉络围绕“企业道”、“企业志”、“企业禅”三个维度来展开。

     “企业道”即传递爱心之行,也就是褚橙庄园的社会责任,这是褚橙庄园董事长马静芬最为在意的。褚马学院将在她的带领下,通过资源整合、精神赋能等多种形式对创业者起到帮扶作用。

     “企业志”则是以课程分享的形式,将褚马二老做人做事管理公司,每一个细节透露出的大智慧和大哲学,以全面的视角传递其中奥秘。

     如何做好成功男人背后的那个伟大的女人?夫妻之间如何打开心扉和睦相处相濡以沫?企业家如何做到身心健康自强不息?褚橙和褚柑如何再续传奇? 是“企业禅”的赋能。

     据了解,褚橙庄园褚马学院企业家游学活动自2017年2月24日启动至今已经开展了3年多,每年平均接待来自于全国各地的近千名企业家,所以褚马学院的成立从某种意义来说也算是一次课程的升级。

     就在2019年12月,褚马学院还将课程进行了一次升级,衍生出一个文旅板块,即企业家大健康之路,通过行走的方式,让企业家的身体和精神同时放松,一方面用身体的挑战来践行褚马励志精神,另一个方面在全国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用褚马励志精神激励企业家,让他们重拾信心。

     不仅如此,褚橙庄园今年全新升级的褚橙庄园鲜花饼也顺势而动。

     这是一款2015年就推出的鲜花饼,运营已经4年的时间,却是今年第一次进入我们的视线。

     马静芬告诉我们,这款鲜花饼在公司创立前的8个月,她就一直带领团队在研发,一直试验到味道让内部所有人都认为很好了,也很有把握将来市场前景会很好并且邀请的试吃评价很好,才上市销售。

     这就让我想到当初她与丈夫褚时健的种橙岁月,从头学起,遇到问题自己翻书看,或者找专家问,方向性的事情一定要来自己把控。

     这次的鲜花饼有了4年的口碑和技术累积,不过褚橙庄园云南褚马昱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佳表示,这一次鲜花饼和云腿月饼的升级工作,在产品不断升级迭代的同时,品质也跟着提升,只要有不一样的声音就积极听取。

     他们先后到云南的老牌滇式点心企业参观交流学习,向行业专家请教,到全国各地的展会上去交流学习,试图将云南的滇心与全国几大派系的点心进行融合,让更多的人喜欢上这款产品。

     这种不断钻研和创新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们,让我们看到一个87岁的老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本色。

     前几天马静芬老人老北京参加一个活动,我们见了一面,我问她今年的鲜花饼怎么样,她笑着告诉我,从反馈来说大家对橙皮味鲜花饼的评价都很高,大家都说好吃她就放心了。

     每年春天,马静芬的另一个产品褚柑就上市了,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也为了让产品多样化。

     “只有一个褚橙不行。” 马静芬回忆,褚橙大卖后,有人将褚橙的枝条拿走,发展了一万亩。于是,她将褚柑推上市场。


3、逐梦路上孜孜不倦

     飞机上,马静芬翻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在上面写写画画,凑近看才发现,她正在修改自己的演讲稿。

     高铁上,马静芬从随身的黑色皮包中将书取出翻看,黄色封皮,关于养生类的内容。

     “云南的好产品,应该走出云南去”。

     这是马静芬的梦想,她想让云南更多的原生态产品,通过“褚橙庄园”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还用行动力编织起“让世界爱上中国农业品牌造”的梦想和使命。

     从2017年至今,马静芬一直带领褚橙庄园团队致力于为云南品牌寻找突破口,为“云品出滇”寻找更多的资源平台和渠道机会,为云品出滇,贡献一份力量。

     2年多的时间褚橙庄园团队到过北京,上海,四川,杭州等地参与了十多场的千人大会演讲,在品牌建设和产品推广方面获得一些成绩。

     这样做的目的源于马静芬常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平安、吉祥的活到100岁不封顶,还能卷起袖子加油干”。

     近期的一次分享中她道出其中的奥秘“活到100岁不容易,你要有足够的精气神,要有信念,有信念不是说你什么事情都不做就等着活到100岁,这是不可能的,而是任何一个人不管你的力量强弱,放眼于足够长的时间,你都要卷起袖子加油干,不能中断,还要持续的不被诱惑” 。

编者后记

     这个时代的人渴望成功却无比迷茫,褚时健、马静芬的传奇是一座最好的丰碑,其“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的精神有着被信仰、被瞻望的意义。

     传递一种精神,传承一个品牌,马静芬用“活到100岁不封顶,还能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信念激励后辈,她让我们看到,年龄从来不是问题,只要你有梦想,只要你敢想,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总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杂志后缀

来源:《中国烘焙行业》2020年第1期